紀伯倫(Khalil Gibran)1883-1931年,黎巴嫩詩人,代表作是《淚與笑》、《沙與沫》、《先知》。《寄小讀者》的冰心,將紀伯倫和泰戈爾放在一起評價說:「泰戈爾是貴族,家境優越,自幼受過良好教育。作品感情充沛,語調明快,用辭華美。格調也更天真,更歡暢,更富神秘色彩。而紀伯倫是貧苦出身,他的作品更像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在講為人處世的哲理,於平靜中流露出淡淡的悲涼。」
紀伯倫出生於黎巴嫩(當時屬Ottoman Empire帝國統治)的一個天主教家庭。幼年未受正規學校教育。後隨家庭移居美國。在美國上學時顯露出藝術天賦。1908年赴巴黎師從羅丹學藝術,後興趣轉向文學,初期用阿拉伯語,後用英文進行寫作。紀伯倫的許多作品都帶有基督教色彩。1931年逝世於美國紐約,遺體葬於黎巴嫩。
在Sand and Foam《沙與沫》,紀伯倫說:「一個人的意義不在於他的成就,而在於他所企求成就的東西。」
現實生活中,我們見到過許多懷夢想,渴望成就卓越人生的年輕人。其中大多數人都並不缺乏獲得成功的天資,可是為什麼最後大部分人卻走向了平庸甚至是失敗了呢?
造成這種差距的,並非出身、財富、文憑、機遇。而是志向、信念,是一切源自心底的迫切的願望。


去年,俄羅斯這座25m高的Rzhev Memorial紀念碑,震撼全球。
俄國媒體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座紀念碑——偉大。我公司的蘇聯仔Igor約我疫後一同參觀,他告訴我,設計師Andrei Korobtsov,只有33歲,和他一樣。

這位來自烏克蘭的青年,從上百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,一鳴驚人。 一年時間,600個部件,雪融花開,人們重見歷史的塵埃,也知曉了安德列之名。

鮮為人知,這位少女正是安德列的妻子。

「本以為我這輩子只會和芭蕾長相廝守,我當時28歲,從沒想過結婚,但最後還是愛上了他。」


相比其他賺錢的行當,廢青安德列這些創作賺錢少、耗時多,吃力不討好。有人曾試探問:「你和妻子誰的收入多呢?”」
安德列沒說話,反倒是太太搶答:「我是一個芭蕾舞者,我的全盛時期是20-35歲,但我的丈夫是一個藝術家,他還年輕,我永遠相信他!」


皇天不負有心人,丈夫一夜之間享譽全球。
Evgenia比安德列大3歲,在相遇之前,她只有一個情人,芭蕾舞。 生於芭蕾世家,自小天賦過人,是耀眼的小天鵝。


這間學校是魔鬼?入學難,畢業更難,三輪面試、體型要求精細到小數點後兩位、學習課程超過40門、8年內不斷淘汰,就連Evgenia這麼喜歡跳舞,某次上課,只因一個失誤她就被踢出了教室。但是,天鵝就是這麼煉成的。 芭蕾舞者,花蕊一般的姿態,鋼鐵一樣的內心。
通常一條廢柴要取得所謂的成功,需要有四個特質:主動積極、持之以恆、目標明確,Words and Action。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,就是這4個特質。
臺上一分鐘,台下十年功,如果妳要做到有所成就,就必須付出百倍的努力。無數光鮮亮麗的背後,都是年復一年、日復一日的練習,還有失去。
紀伯倫又說:「再遙遠的目標,也經不起執著的堅持。持之以恆地做某件事,對這件事始終保持興趣、熱忱,想不成功都難。」
畢業時,Evgenia早已練就一身好功夫,在她的學年評價裡,老師留下這樣一句話:她會是一顆北極星。
果不其然,翌年,葉甫根尼婭就成為了皇家聖殿Mariinsky Theatre最年輕的芭蕾舞者。馬林斯基劇院從1920年至1935年舊稱國家歌劇和芭蕾舞藝術院。
那一夜,樂章如浪,落地無聲,她詮釋的茱麗葉驚豔全場。這位聖彼德堡最嬌嫩的玫瑰,淩空綻放,刹那傾城樂海浮花,凝光展翅,美得驚人。

23歲,她一舉拿下了俄羅斯喜劇最高榮譽金面具獎。28歲,她加入莫斯科大劇院,成為首席舞者,叱吒至今。
也是這一年,一個叫安德列的小男生闖入了她的世界。 這一切,全靠Evgenia的媽媽。話說當時,安德列還是個為畢業作品忙得焦頭爛額的小青年。




安德列向她告白後,Evgenia就盼著他來求婚。每次表演,都和保安叔叔說:如果有個留鬍子的廢青要來後臺找我,就放他進來。
但安德列,實在太害羞了,足足拖了半年,才夠膽求婚。2014年,兩人走進了婚姻的殿堂。



安德列以妻子為靈感進行創作,用此生的浪漫和來生的溫柔,留住盛放的季節。這雕塑被放在眾多英雄銅像之中,這是關於愛情的史詩。


安德列的創意突圍而出,他在山坡上搭起一座巨大的棚架,風雪無礙,日月見證。300天后,這座紀念碑驚豔了全世界。揭幕那天,安德列帶著妻子見證這個歷史性時刻,二人牽著手,抬起頭,仰望遠空。
他,屹立不倒。

夕陽西下,為巨大的雕像鍍上一層柔柔的光,幾百公里外,莫斯科大劇院燈光璀璨,翩然起舞,只需抬頭,就能看到丈夫帶著兩個女兒坐在觀眾席上,掌聲如潮,幸福滿溢。
有能力者飛得高,有教養者才飛得遠。
這句話在當今這個唯成績和業績論英雄的時代裡,似乎輕如鴻毛,格格不入。其實不然,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和發展,社會主流價值觀是不變的,有教養的人,無論身處哪裡,他總能獲得與他的人格相匹配的機會。
賢良淑德的女人被設定為從來不愛錢,視金錢如糞土,事實上,婚姻是兩個人的結合,應該是讓兩個人都過得更好,而不是讓人過得越來越差,越來越潦倒,還不如Single。
有些男人,哪怕現在什麼都沒有,但是有一顆為小家庭奮鬥的上進心和責任心,並為之努力,假以時日,隨著資本的積累,兩個人想要的,終究會靠他們的雙手創造而得到,會過上屬於自己的小確幸日子。
女人不怕和男人捱窮,就怕和男人捱窮捱得沒希望,得捱一世,看不到未來,這才是令人絕望的。
試想一下:如花似玉的姑娘你捨得她跟一個一窮二白的男人去租房?本來可以品嘗夜巴黎,踏過下雪極光的北極,卻只能跟妳條廢柴窩在家裡打機,這就是愛情真理?
姑娘,一個真正愛你的男人,是捨不得讓自己心愛的女人一直吃苦的。苦一時,可以;苦一世,不行。
「我是真心愛你的。結婚以後,你願意陪我一起捱苦嗎?」請妳告訴他:I don’t。女人,一定一定不可以窮。

